白天:09:00-17:30 |
实用消防安全知识集锦火的形成需要3个条件:即可燃物、空气、火源,三者缺一火即无法形成。 按消防工程师第一章的学习 燃烧三角形---火灾---爆炸---易燃易爆品 一、“三近”主要是指: 1、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室内消火栓、消防软管等进行灭火; 2、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消防队和单位值班室报警 ; 3、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立即组织引导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 二、“三要”主要是指: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 2、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 3、要警惕烟毒的侵害。 三、“三救”主要是指: 1、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2、结绳下滑“自救”; 3、向外界“求救”。 四、“三不”主要是指: 1、不乘坐普通电梯; 2、不要轻易跳楼; 3、不要贪恋财物。 五、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六加一”措施: 1、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评估; 2、签订一份消防安全承诺书 3、维护保养一次消防设施; 4、组织检测一次电气和燃气线路设施; 5、全面清洗一次油烟道; 6、集中培训一次全体员工; 建立一支志愿消防队:确保一旦发生火灾,3分钟内形成第一处置力量到场扑救。 六、三知四会一联通、处置要在3分钟: 1、三知:知道消防设施和器材位置、知道疏散通道和出口、知道建筑布局和功能; 2、四会:会组织疏散人员、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穿戴防护装备、会操作消防器材; 3、一联通:公安消防支队或大中队与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与队员要保持通信联络畅通。 七、什么是第一、第二灭火应急力量: 1、第一灭火力量:失火现场单位员工在第一时间内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 2、第二灭火力量 :火灾确认后单位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员工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 八、“一三五十”机制: 1、一是指在1分钟内,着火部位附近巡查人员利用细水雾水枪、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等灭火; 2、三是在3分钟内,单位微型消防站到位,实施灭火救援行动; 3、五是在5分钟之内,辖区消防部队到场处置; 4、十是在10分钟内,支队指挥部调集增援作战力量到场,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九、一畅二会原则: 一畅:消防通道畅通,进入新环境一定要先确认逃生通道; 二会:会逃生、会救火。 十、1、2、3逃生原则: 1分钟救火, 2分钟逃生, 3分钟每走一步要小心。 十一、高层住宅建筑逃生自救三要诀: 无烟迅速逃生; 浓烟退守待援; 有烟冷静应对。 十二、家庭防火应做到“五要五不要”: 1、五要: (1)要养成良好的火源管理习惯,学习防火知识,强化防火意识,宣传防火的重要性,家庭备有小型灭火器; (2)要教育小孩不要玩火,不要玩弄电器设备; (3)要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及燃气阀门;外出、睡前要熄灭室内火种; (4)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是否接触良好,有无老化、漏电现象,电器周围不放置可燃物,及时更换破损电源线,以免引起电源短路失火; (5)要确保走道、楼梯的畅通,不要在楼层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堆物、封堵。 2、五不要: (1)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不在同一个插线板上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 (2)不要用明火寻找物品和查漏燃气; (3)不要把点燃的蜡烛和蚊香放在床沿和窗帘处; (4)不要在室内焚烧物品; (5)不在居民楼内及靠近外墙部位为电动车充电。 十三、四个能力: 十四、四懂四会: 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灭火的方法,懂逃生疏散的方法; 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十五、消防安全“三提示”: 1、提示所在场所火灾危害性; 2、提示所在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位置,逃生、自救方法; 3、提示所在场所内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灭火器等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十八、三清三关: 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 关火源、关电源、关气源。 二十、逃生自救十法: 熟悉环境法、迅速撤离法、毛巾保护法、通道疏散法、绳索滑行法、低层跳离法、借助器材法、暂时避难法、标志引导法、利人利已法。 用火用电安全常识 使用明火做饭时做到人走火灭,以避免油温过高或水溢浇灭燃气引发火灾。 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不要在燃气泄漏场所拨打电话、手机。 充电器使用后必须从电源插座中取下,人员离开办公区域或家后必须保证电器电源关闭。手机充电时应放置在安全地方,避免在床头充电。 电器设备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12小时,连续使用12小时后应关机休息40分钟,再开机使用。 电扇使用应离开窗帘一定距离,确保不会有物体进入转动的风扇内引发火灾。 电线陈旧最易短路,应注意检查更换,衣柜不可装设电灯烘烤衣物。电暖炉房不可设置易燃物品或靠近衣物。
文章分类:
工具知识
|